欢迎访问 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 网站 烟台高研院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智慧高研院
仪器共享管理平台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STTT | 综述:生物正交化学在构建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2022-12-02 15:00

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SDDS)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改善药物的药动学行为、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等。随着药物形式从小分子发展到生物大分子以及活细胞,高效递送技术的开发也愈发重要。进一步提高药物递送的靶向效率,开发多功能DDS是改善药物疗效的重大需求。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在体内温和发生,为开发构建新型DDS提供了新策略。一方面,通过代谢糖工程可以在靶细胞表面引入大量生物正交基团,通过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实现药物分子的高效靶向递送;另一方面,生物正交化学反应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功能化改造手段,可以将细胞因子、抗体或纳米颗粒锚定在活细胞表面,开发多功能生物基源DDS。例如,科研团队利用Ac4ManNAz改造树突状细胞(DCs)获得叠氮基团标记的DCs膜,构建仿生抗原呈递纳米粒;利用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在膜包被纳米粒表面偶联Anti-CD3抗体,实现T细胞靶向,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Nano Lett 2021, 21, 2094-2103)。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靶向、多功能DDS的构建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下载.png

 

  2022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研院李亚平研究员和上海药物所王当歌副研究员对基于生物正交化学反应的主动靶向和多功能DD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该综述分别从(1)生物正交化学反应的原理和途径;(2)生物正交化学在靶向DDS中的应用;(3)生物正交化学在生物基源DDS中的应用;(4)生物正交化学在多功能框架载药系统中的应用等四方面介绍了生物正交化学技术参与设计构建DDS的最新进展。


20231112315528321.png

图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在构建智能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上海药物所博士研究生易文哲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研院李亚平研究员和上海药物所王当歌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250-1

 

(供稿部门:李亚平课题组;供稿人:王当歌)




STTT | 综述:生物正交化学在构建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2022-12-02 15:00

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SDDS)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改善药物的药动学行为、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等。随着药物形式从小分子发展到生物大分子以及活细胞,高效递送技术的开发也愈发重要。进一步提高药物递送的靶向效率,开发多功能DDS是改善药物疗效的重大需求。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在体内温和发生,为开发构建新型DDS提供了新策略。一方面,通过代谢糖工程可以在靶细胞表面引入大量生物正交基团,通过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实现药物分子的高效靶向递送;另一方面,生物正交化学反应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功能化改造手段,可以将细胞因子、抗体或纳米颗粒锚定在活细胞表面,开发多功能生物基源DDS。例如,科研团队利用Ac4ManNAz改造树突状细胞(DCs)获得叠氮基团标记的DCs膜,构建仿生抗原呈递纳米粒;利用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在膜包被纳米粒表面偶联Anti-CD3抗体,实现T细胞靶向,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Nano Lett 2021, 21, 2094-2103)。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靶向、多功能DDS的构建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下载.png

 

  2022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研院李亚平研究员和上海药物所王当歌副研究员对基于生物正交化学反应的主动靶向和多功能DD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该综述分别从(1)生物正交化学反应的原理和途径;(2)生物正交化学在靶向DDS中的应用;(3)生物正交化学在生物基源DDS中的应用;(4)生物正交化学在多功能框架载药系统中的应用等四方面介绍了生物正交化学技术参与设计构建DDS的最新进展。


20231112315528321.png

图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在构建智能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上海药物所博士研究生易文哲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研院李亚平研究员和上海药物所王当歌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250-1

 

(供稿部门:李亚平课题组;供稿人:王当歌)